近年来,医院招了不少男护士,这背后原因可多了,跟医疗行业的需求、社会观念的变化,还有护理职业的特点都有关系。下面我就具体说说为啥:
一、体力和工作强度的需求
搬运和操作的需要:护理工作经常得搬患者,像术后转移、给卧床病人翻身这些,还得操作CT机、呼吸机这样的重型设备,手术时也得长时间站着配合。男的体力、耐力还有爆发力上有点优势,在急诊科、重症监护室(ICU)、手术室这些工作强度大的科室,表现得更明显。
特殊科室更适合:在精神科或者戒毒病房,有时候得应对患者突然的攻击行为,男护士体能好,在安全管控方面更能适应。
二、性别平衡和患者需求
涉及隐私的护理情况:男患者做导尿、生殖系统检查或者术后擦洗的时候,更愿意让男护士来,这样没那么尴尬。同样,有些女患者也更愿意让女护士护理,所以医院安排不同性别的护士搭配着,能让服务更包容。
心理安抚不太一样:有些男患者,像退伍军人、运动员这些,可能更容易接受男护士的沟通方式,特别是在创伤恢复或者心理疏导的时候。
三、应急能力和职业稳定性
应对高压环境:研究发现,男的在紧急情况下,比如做心肺复苏、抢救大出血病人的时候,做决策更快,情绪也更稳定(参考《急诊护理学》相关研究)。虽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,但医院可能觉得从概率上看,男的更合适,所以更愿意招男护士。
职业周期比较长:女护士可能因为生孩子、照顾家庭这些原因,暂时或者永远离职的比较多,男护士相对来说流动性小一些。根据中国护理协会2022年的报告,男护士平均在职年限比女护士长3.2年,这样医院培训成本也能低一些。
四、行业多元化和政策推动
打破性别刻板印象:世界卫生组织(WHO)这几年提倡医疗团队性别多元化,咱们国家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也说了要优化医护队伍结构。有些三甲医院还把男护士的比例,当成科室考核的指标。
专科化发展的需要:现在医疗技术越来越细分了,比如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配合、体外膜肺氧合(ECMO)专科护理这些。男护士对设备操作和技术钻研更感兴趣(参考《中华护理教育》2021年的调查),所以更容易进入那些高精尖的领域。
五、社会观念和经济因素
职业认同度提高了:护理专业里男的比例,从2010年的1.8%涨到了2023年的8.6%(教育部数据)。大家慢慢觉得护理是个技术型职业,不是只有女的能干。
薪酬激励有差别:有些医院为了吸引男护士,会给岗位津贴,或者优先晋升的机会。比如有个省级医院,手术室的男护士长占比达到了35%。
虽然确实有这些需求,但也不能觉得性别就决定能力。优秀的护士关键是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,跟性别没关系。医院招人得看岗位实际需要,别太强调性别,同时也得保证女护士有职业发展的空间。
以后,随着护理学科越来越专业化,比如有了创面治疗、糖尿病教育这些专科护士的角色,性别因素会越来越不重要,以后招人主要看能力,这会成为主流。